火炕,温暖着一代又一代牟平人
2019-02-26 17:08:31

  “每年过年,我都怀念老家的火炕,脱了鞋,上了炕,坐在最靠近灶眼的地方,那叫一个暖和啊!如今,人们都住进了楼房,再也不能随时随刻享受那热到心头的温暖了。”春节期间,很多市民在微信朋友圈发坐在老家炕头上的照片。吃着团圆饭、嗑着瓜子,唠着家常,一个年就那么暖暖和和地过去了。

  火炕,简言之,就是炕。之所以加个“火”字,原因有二:一个是一般的炕都与外屋的锅灶相连,生火做饭,炊烟经炕下入烟道,再顺烟筒而出,炕自然就会热起来;一个是冬季为了取暖,常常需要直接在炕洞里生火,俗称烧炕,最后达到炕热屋暖的效果。

  早年的火炕都是有炕席的,一种用芦苇编织的类似于凉席的东西。后来,改用纸糊,从报纸到稍硬的白纸再到纸质上佳的挂历。再后来,一般都是用的“炕革”,其实就是地板革。而现在,随着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,不少人家干脆用上“席梦思”床垫了,只是要比床上用的薄了许多。

  与炕相关的另一物件是炕被。一般由两件组成,一件相当于褥子,确切点应该叫大褥子,炕有多大它就有多大,铺于炕席或炕革之上,既软乎,还保温。另一件才叫炕被,一般叠放于炕之一角,需要时铺开来,主要用于盖脚和腿。冬天串门走入一户人家,最常见的场景便是:炕上四周坐满了人,脚都伸放在中间,共同盖着暖暖的炕被。

  火炕是牟平人的主要栖息地。既称为炕,睡觉的功能自不必说。一家人大大小小,相挨而眠。虽然男女同炕似有不便,但自家人早已习以为常,其乐融融。冬季,它是“餐厅”,放一张四脚方桌(也有圆的),家人围坐而餐,一家子团团圆圆,和和美美,味道十足。有客来访时,它又变成了“客厅”。客人小坐,一般坐于炕沿上;客人若是待的长一些,自然是脱鞋上炕,盘腿而坐,说些家长里短,热烘烘的火炕便起着熏染浓浓乡情或是亲情的作用。

  火炕更是牟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。男人在外劳作一天归来,女人总会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上炕桌,再倒上一杯白酒。酒足饭饱之后,男人在热炕头上一躺,一天的劳顿便好像随着不断升腾的热气而去。对于女人来说,火炕是她的根据地,是她永无休止的“作坊”。女人的针线活儿几乎都是在炕上完成的。别看女人常在炕上干活儿,可好女人的炕永远是整洁而充满吸引力的。因为那是她持家能力的一个体现。随便走入一户人家,如果炕上干净整齐,那肯定是一户会过日子的好人家;而如果炕上杂乱不堪,不用说,一定会被人笑话不会过日子,要么就是光棍汉一条。

  火炕也是牟平人热情好客的一个表征。在南方,家里来了客人,让座、上茶、留饭,自是和北方一样,却没有请“上床”的。而在牟平则是待客的一个必然环节。“瞧,冻坏了吧,快上炕暖和暖和!”来者一般也不推辞,抬腿上炕,然后是花生或瓜子一类的招待。  

  如今,牟平农村的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。许多人家都安上了“土暖气”,也有了液化气罐,取暖和做饭不再单纯依赖于火炕了。可是,却很少有人把火炕拆了安床的,盖新房子也是火炕照盘不误。大概是因为火炕已经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,不容易改变了。